做网站 企业网站建设 北京设计网站 修改网站
“栓Q”错在哪?黑话和烂梗,包围中小学生,官方出手
本文转自【广州日报】;
········
网络平台难辞其咎
这种网络语言对书面语和口语的“入侵”,除了是语言发展本身带来的结果外,也是互联网及各网络平台助推的后果。
徐默凡根据多年的研究观察发现,以前的流行语是通过报章杂志等主流媒体传播,速度很慢,而且它会自然把一些不合适的用法淘汰掉,本身有一个过滤的机制。
而现在的网络流行语,特别是网络黑话是反过来的:一个黑话造就一个网红,有好多黑话是突然之间流传开来,然后发现是某个主播说的或者是哪个路人因为一句话突然走红。
“它是靠语言本身的这种新奇性、外溢性、猎奇性迅速传播,而互联网又为它制造了充分的条件。”徐默凡说,所以,它的兴起和灭亡都非常迅速。
徐默凡称,从语言研究的角度来讲,现在的语言变化极其敏感,有很多语义变化本来要几十年才完成的,现在可能几周就完成了。像有些词语两三周就被彻底玩坏。本来是一个完全正面的词,短时间内就变成了负面的词,比如“媛”。
黄楚新表示,网络平台的助推也使得网络黑话滋生和大肆传播。“在一些网络平台上,什么词汇流行,平台就把它推上热搜,什么梗有点击量平台就进一步推流,作为网络黑话产生和传播的温床,网络平台难辞其咎。”
故此,“网络平台在议程设置中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,主动自觉承担社会责任,利用算法技术做好内容审核把关,挤压黑话烂梗的生存空间。”黄楚新说。
中央网信办、教育部:
整治网络黑话烂梗
10月11日,中央网信办、教育部印发通知,部署开展“清朗·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”专项行动。
专项行动聚焦部分网站平台在热搜榜单、首页首屏、发现精选等重点环节呈现的语言文字不规范、不文明现象,重点整治歪曲音、形、义,编造网络黑话烂梗,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。
从公开信息来看,这是国家层面首次针对编造网络黑话和烂梗开展专项整治行动。
10月25日,教育部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》。其中提到,引导师生在正式写作和公共场合中避免不当使用“谐音字”。
文字背后连接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。经过千年的演变和发展,以象形字为基础、形声字为主体的汉字,屹立于当今璀璨的世界文化之林。
来源:广州日报综合自南风窗、中国青年报、长江日报、人民日报、光明日报、央视网、广东共青团等
责任编辑:齐汝钰 UN970
|